没发现多了一个"i",大马男子11分钟损失1万令吉,银行:和我们无关

遇到关于钱财的事情一定不能马虎,要认真再认真,不然钱怎么没得都不知道,发现时已经来不及后悔了。

骗子先透过手机短讯发假银行户头链接,再佯装银行职员揭露“骗局”,一步步套取受害者的个人资料,一名大学生一时不察上当,遭转走近一万令吉学费。

受骗的江姓大学生(20岁)告诉星洲日报《大柔佛》社区报,他在7月26日上午10时许收到一则手机短信,内容指有人利用非法设备骇取他的银行户头资料,因此希望他查证,短信同时附上“银行网址”,要求他登入更正资料。

他说,他当时心很慌,没有察觉对方所提供的网址多了一个“i”的字母,就直接点入该网页更正资料,输入姓名、密码、联络号码后就发送,他原以为事情已解决,没想到骗局正开始。

“当天上午11时许,我就接到03开头的电话来电,声音像是一名印裔女子,她自称是该银行的职员,询问我是否刚刚收到一则短信,并告诉我短信是骗人的。”

他说,女子接着询问,他刚才是否有输入上述资料,并指要双重确认他的资料,还向他索取身分证后面的4个号码,理由是要协助银行调查。

“我电话还没挂断,就收到4条转账信息,于是我马上挂电话,和母亲到附近的该银行分行寻求帮助。在银行处理的过程中,银行记录竟显示我在短短11分钟内11次被转走款项,涉及的金额总共9490令吉20仙。”

银行指个人疏忽不赔偿

他透露,他事后到警局报案,也向银行投诉,但银行调查后却表示,这是他个人的疏忽,银行不会赔偿。

“令我不解的是,所有转账明明都有记录,包括时间、日期、人名、数目,但银行却拒绝继续调查及帮助我索回被骗的钱。”

另外,他也质疑诈骗分子是怎么取得他的资料,而且有4笔转账交易明明显示被拒绝,但最终钱仍被转走,这令他非常不满。

他希望借由他的经历,提醒民众提高警惕,慎防类似诈骗事件再度发生。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