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0年代的马来西亚,那时到处是电车、单车、黄包车,还有一个“白宫旅馆”

今天在英文网站上看到一组1950年代马来西亚的照片,标注的是马来西亚的日常生活(Everyday Life of Malaysia in the 1950s)。这张是否让你有种中国街头既视感呢?

不错,那就是——到处都是汉字。这张里面的汉字,你找到了吗?

善佑戏院巨幅电影海报。

若不是最左边那个男子,还以为是两位国内老太太坐在零售店前呢。

电车、单车、黄包车……

看右上角,一只老虎,两个汉字,应该是什么虎标万金油之类的吧?里面都有樟脑,祛蚊虫,东南亚的特产。

这张我觉得很体现华人思维。白宫旅馆,反正美国白宫那时应该也没有注册商标吧?

这张让我感觉走在了东莞或深圳街头。为何?墙上繁体公司名,联发、广兴……在两地打工的朋友,应该会心一笑。联发厂,广兴厂,什么昌之类的厂,实在是太多了。汉字如此丰富,但老板们,好像都偏爱那些最常见的好听的字…… (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,感谢原作者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
用戶評論